書名:Non-Obvious 作者:Rohit Bhargava 出版公司:Ideapress Publishing 出版日期:2015年3月為什么選這本書:環(huán)境快速變動,若能比別人早一步看出趨勢,提早布局,該有多好!本書提出嗅出訊號,掌握趨勢的步驟,以及今年重要的消費趨勢。
作者趨勢大師巴加瓦,是美國影響力行銷集團(Influential Marketing Group)的創(chuàng)辦人,也是美國喬治城大學的行銷教授,著有《魅力經濟學》(Likeonomics)與《品牌個性影響力》(Personality Not Included)等書。他的另一代表作,是一年一度的《不明顯趨勢報告》(Non-Obvious Trend Report)。
今年,巴加瓦將趨勢報告再升級,推出了《干草堆里的趨勢》(Non-Obvious:How to Think Different)一書。書中,他分享了他的獨特預測方式。
干草堆方法
巴加瓦的趨勢觀察法,叫作干草堆方法(The Haystack Method)。在英文當中,人們用“在干草堆里找根針”(to find a needle in a haystack),來形容“大海撈針”。然而,巴加瓦所形容的卻不是這種絕望的情境,而是由你來主動搜集這些干草,最后也是由你在干草堆中,插入那關鍵的一根針。
在這個方法中,干草所指的是從各處搜集而來的資訊,經過策展(curation,對數(shù)字信息的綜合處理——選擇,保存,管理等一系列處理行為,其目的是建立完善的查詢機制和提供可靠的參考數(shù)據(jù)),讓隱藏的共通點浮現(xiàn)。而那根針,則是讓這些資訊有了共同意義的結論。也因此,這個方法共有五個步驟,分別是搜集(gathering)、歸類(aggregating)、升級(etevating)、取名(naming)與證明(proving)。
1.搜集。
將生活中所碰上的有趣點子與故事先保留下來。這些干草可以來自與他人的交談,或是你所閱讀的書籍與報章雜志;可以出自TED等饒富趣味的演講,或是有深度的節(jié)目或影片。甚至到博物館逛逛,或是外出旅行,都可以獲得意外的收獲。在這個階段,你只是在積累一些想法,先別急著下結論。先為自己做一個專門放置這些干草的文件夾,無論是虛擬的或實體的都行,只要別讓干草四處散落,造成后續(xù)處理的困難。此外,為了怕之后忘了當初為何會把某件資料收進資料夾里,最好養(yǎng)成習慣,先把重點段落劃記起來,或是在文章旁邊用幾行字大略注記一下重點。
2.歸類。
將這些累積下來的干草分門別類,找出背后看似有共同主題的資料,將它們聚集在一起。你可以思考:它們描述的是哪個特定的人口或團體?這件事是否同時影響了許多不同,或甚至不相關的產業(yè)?或是想想,你所搜集的這個故事是哪一點讓你覺得有趣?你也可以想想,手上的干草是否反映了人們的什么基本需求或行為模式。舉例來說,人們在網絡上的活動,仍不脫離人性,而社交媒體就顯示出我們尋求歸屬、渴望和他人交流的本質。
3.升級。
這個步驟跟歸類有些重疊。將前一個階段分成數(shù)個類別的干草,進一步從更高的層次思索,不同類別間,是否有什么共同的大主題。而這個共同點可能就是個趨勢。
舉例來說,2013年作者曾注意到三件事,分別是新創(chuàng)醫(yī)療公司GoodRx推出能幫人比價藥品的工具、梅西(Macy’s)等零售商店推出改善店內購物體驗的應用程序,還有一些租借流行服飾的服務崛起。乍看之下,這三者不特別有關,最初也沒被歸類在一起。但到了升級的階段,巴加瓦突然發(fā)現(xiàn),它們其實都是為了改善購物體驗所產生的產品與服務,因而洞察到“購物最佳化”(Shoptimization)這個趨勢。
4.取名。
為這個趨勢取一個簡明、好記、獨特,又利落地呈現(xiàn)該趨勢的名字。有一個好名字,將不用你再多加解釋。如上面提到的購物最佳化,其原文便是由“購物”(shoping)與“最佳化”(optimization)所組成。雖然是個原創(chuàng)的新單字,但對英文為母語者,可以很輕易捕捉,并且記住。
5.證實。
缺乏一定數(shù)量的例子與具體的研究為后盾,這個趨勢可能僅是你的空想。一個趨勢要能立足,除了引用的研究要有權威以外,還有三個能經得起考驗的要素:◇該趨勢的概念(idea)必須能精確形容文化、商業(yè),或行為上的某個變遷?!笏挠绊懥Γ?/span>impact)必須大到能改變人們的行為,或使企業(yè)改變其銷售的產品、服務,或是銷售的方式。
◇最后是它的加速速度(acceleration),也就是它必須能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持續(xù)對企業(yè)與消費者的行為造成影響。因此,巴加瓦會自問,他所提出的趨勢是否夠獨特,可以稱得上是新鮮的趨勢?是否有人已發(fā)表相關研究,媒體是否也開始注意到這個現(xiàn)象?在企業(yè)當中又是否有相當數(shù)量的實例?最后,則是思索這個現(xiàn)象看來能維持多久,是否會長到可以稱作趨勢。通不過這些考驗的“候選趨勢”,就別留情,快拋下吧!
2015趨勢大預測
基于他的觀察與研究,巴加瓦今年提出了一系列值得多加注意的趨勢。以下是其中部分趨勢:
趨勢1 文化與消費行為
每日之星的崛起
“每日之星”(Everyday Stardom)的崛起,指的是消費者會期盼,就算只是在進行最稀松平常的事,也能享有“世界繞著我轉”的明星體驗。人類本來就有希望被注意、被認可的天性,今天,拜科技之賜,我們有了全方位滿足這天性的必要工具。
羨慕寶萊塢(Bollywood)電影中盛大的婚禮場面嗎?你可以聘用劇組,為你重制那夢幻般的華麗場景。想要獨一無二的單車嗎?威力客制單車(Villy Custom)讓顧客可以自行設計單車,然后再由該公司制造。如此一來,你的單車不只是時尚,還是專屬于你的時尚。迪士尼(Disney)的MyMagic+服務系統(tǒng),搭配上魔法手環(huán)(MagicBand),更是個人化體驗的極致。這個手環(huán)除了集結門票、房卡、錢包等功能外,也能追蹤游客在園內的位置,管理人潮,讓游客在園中游玩更無障礙。此外,若顧客許可,該手環(huán)也可以讓園區(qū)內的迪士尼角色在與他接觸時,得以辨識他的身分,讓體驗更專屬。
企業(yè)若想善用這個趨勢,巴加瓦有幾個建議。首先,問顧客一些較私人的問題,畢竟唯有擁有更貼身的資料,才能提供更貼身的服務。例如,迪士尼的魔術手環(huán)便要求游客提供相當?shù)膫€人資訊。此外,善用你手邊已經掌握的資料。許多企業(yè)早就擁有不少顧客資料,卻未能善加利用。
最后,不只是要幫顧客創(chuàng)造難忘的美好體驗,也要設法讓對方及時將這體驗分享出去。這不只是讓顧客事后仍能重溫這項體驗,對品牌來說,也可以擴大效應。
趨勢2 行銷與社交媒體
品牌善行盛行
“品牌善行”(Branded Benevolence)逐漸盛行,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開始展現(xiàn)出為社會貢獻、回饋的決心。今天,行善不再只是企業(yè)里附帶的活動,舉例來說,以承諾“買一捐一”的知名鞋子品牌Toms,特別設置了“奉獻長”(Chief Giving Officer)職位,就可見該公司對此事的重視。當然,這也反映了消費者對于品牌日益升高的期盼。尼爾森公司(Nelson)在2014年的企業(yè)社會責任調查便指出,約55%的民眾表示,如果某公司致力于為社會和環(huán)境帶來正面影響,他們愿意為該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多付點錢。這個調查結果在2011年是45%,次年是50%,可見民眾對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期盼逐年提升。
要善用這個趨勢,企業(yè)不只要認真地將“做好事”當成目標,更要試著從中傳達你的信念與價值觀。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曾在亞洲數(shù)個地點,安裝有互動式螢幕的“小世界販賣機”(Small World Machines)。這些販賣機兩個一組,卻分隔在不同地點。任何人要買可樂,就必須透過觸碰螢幕,與世界另一端的某人手碰手。這小小的舉止所觸碰的不只是螢幕,更是人心。印度與巴基斯坦長年分隔對立,但分別立在兩國的姊妹機,卻讓兩國的民眾能夠透過虛擬的螢幕,共同分享快樂的一刻,也感受到了彼此的人性。該活動的影片很快如病毒般傳了出去,讓可口可樂達到了行銷的目的,也傳達了重要的訊息。
此外,企業(yè)也要能舍得為行善做出犧牲。
舉例來說,美國CVS藥妝店便決定不銷售香煙,即便這會導致每年近二十億的損失;全食超市(Whole Foods)則是寧可提高營運開支,也要選擇給員工更好的薪水與福利;更別說特斯拉(Tesla)大方地開放旗下電動車專利。這些都向民眾證實,公司愿意為了堅持信念而做出取舍。
趨勢3 媒體與教育
掃視型內容
“掃視型內容”(Glanceable Content)將逐漸普遍化。隨著現(xiàn)代人注意力越來越短暫,把內容打造成精巧的“一口酥”大小,可以讓人輕易消化,或至少在視線掃過的那瞬間,會停駐下來,有興趣進一步閱讀。“在這個注意力匱乏的世界,能夠在那瞬間捕捉住人們注意力的媒體,就是贏家,無論這瞬間是多么的短暫。”巴加瓦說道。對媒體跟娛樂業(yè)來說,這個趨勢不可忽略,對需要利用內容來增加產品曝光率的公司來說,也是如此。
要在這趨勢中順勢而起,必須得從標題、內容格式、主題等各方面著手。因此,作者雖然不鼓勵像“這故事讓全球幾百萬人都落淚了”這樣的釣魚標題,但他指出,寫個讓人愿意點閱的標題,是很重要的。
若你能代顧客過濾龐雜的資訊,提供具高度價值的精華內容,將能提高顧客的興趣。為訂戶提供每日要聞重點摘要的立思進(the Skimm)電子報,就吸引了五十萬余人訂閱,而且其電子郵件的開啟率有47%,遠高過業(yè)界平均的18%。當然,你的主題也要對讀者來說有意義。
巴加瓦指出,不妨利用谷歌(Google)的關鍵字分析工具,或是“最熱門文章”清單,來逆推出哪些主題是人們想看到的。需求媒體公司(Demand Media)就是用類似的方式,為自己的網站吸引流量。該公司透過谷歌搜尋來確認有哪些資訊是民眾有很高需求,在網絡上卻還難找到的,再請人創(chuàng)造相關文章與影片。
因此,它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內容五花八門,從如何驅蟲到怎么學會騎腳踏車,都在清單上。但也正因為這是人們真正需要的資訊,它們的網頁常被搜尋引擎索引,也有相當?shù)牧髁俊?/span>
趨勢4 科技與設計
使你上癮趨勢
“使你上癮”(Engineered Addiction)趨勢,不只要用產品或服務吸引你的注意,還要你不可自拔。而且這成癮性不是天生的,而是透過精心設計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蘇爾絲(Natasha Dow Schull)的研究指出,賭博業(yè)者為了創(chuàng)造能讓賭客成癮的最佳環(huán)境,從拉霸機的電子界面,到賭客所坐的椅子與手臂移動范圍,都費盡心思。曾獲普立茲獎的記者摩斯(Michael Moss),也在他的“鹽、糖、脂肪”(Salt Sugar Fat)一書指出,食品業(yè)用科技方式,精算出某食品最能刺激味蕾的配方比例,讓人們欲罷不能。
當然,成癮也不見得是壞事。提供免費線上學習課程的可汗學院(Khan Academy),便將課程游戲化(gamification),讓學習像是游戲闖關一樣,可以搜集獎勵徽章。而利用獎勵機制或其他誘因,更是企業(yè)可以多加使用的方法。
要制造出高成癮性,產品必須考量人的情感與人性。以好奇學習網(Curious.com)來說,網站上提供的教學影片主題五花八門,就刺激了人們好奇的天性。而這些影片的內容又符合掃視型內容的標準,是簡短好消化的大小,讓人忍不住一部接著一部看下去。
趨勢5 經濟與創(chuàng)業(yè)
微消費
當人們消費的內容越來越小型化,人們所消費的產品、服務、體驗等,也正在經歷小份量化的過程。在“微消費”(Microconsumption)的趨勢下,人們不再被強制為某個產品或服務支付“全包”的價格,而是用多少付多少。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喜劇劇場(Teatreneu)便推出了一個新的收費方式,不向觀眾收取門票,而是利用人臉辨識系統(tǒng),追蹤觀眾在欣賞表演時發(fā)笑的次數(shù),每笑一次算0.3歐元,最高收費24歐。
夢工廠動畫公司(Dream Works)的執(zhí)行長卡森柏(Jeffrey Katzenberg)也預測,未來,同樣是觀賞同一部電影,究竟要支付多少錢,可能端看你所使用的裝置畫面尺寸大小。在電影院看,可能要花費15美元,用手機則不到2美元。
這對企業(yè)來說代表什么?這表示,你該思考,是否能將自家的產品或服務小份量化。舉例來說,相對于向顧客收取一筆訂閱月費,媒體網站可以改為按閱覽篇數(shù)計費。此外,則是要開放更多不同的付費方式。從去年起,波羅的海航空公司(Air Baltic)與時代公司(Time Inc.),都開始接受虛擬的比特幣(bitcoin)。學習預測趨勢,能讓人們對世界更具好奇心與觀察力,不再僅看到事情的表面,而有更深刻的了解。早一步掌握趨勢,將讓你的企業(yè)先馳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