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勢頭非常好,歐盟坐不住了,歐盟委員會針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將啟動反補貼調查,預計將加征不低于20%的懲罰性關稅,而目前的關稅為10%?!?/span>
簡單來說,就是調查中國新能源汽車是否因為補貼導致價格非常低。
從表面上看,中國國產(chǎn)的新能源車似乎銷量非常好。
尤其是比亞迪的銷售也已經(jīng)成功超越了特斯拉,成為世界第一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商。說明中國近十幾年的轉型是非常成功的,已經(jīng)有了可以獨當一面的車企。
而且中國汽車出口也完成了三級跳。
2021年出口超200萬輛,超越韓國,到2022年超越德國;
再到今年上半年出口214萬輛,又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一汽車出口大國”。
問題是,如果你對這些數(shù)據(jù)深挖一下,你會發(fā)現(xiàn)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去年全球汽車集團銷量榜前十名沒有國產(chǎn)車。
顯然,中國自主品牌國際知名度不高,軟實力需要進一步提高。
1
國內新能源汽車出海也面臨同樣的困境。
乘聯(lián)會最新數(shù)據(jù)是,今年上半年,中國對歐洲的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占中國新能源汽車總出口量比例已經(jīng)從2018年的5.7%升至了39.1%,出口歐洲市場的新能源車近年來得到了迅速增長。
數(shù)據(jù)看著光鮮亮麗,但實際上背后另有隱患。
汽車咨詢公司Inovev之前公布數(shù)據(jù)是,今年在歐洲銷售的新能源車中,有8%是由中國品牌制造的,高于去年的6%和2021年的4%。
但,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到歐洲的主要品牌是特斯拉、名爵等非本土品牌。
當然了,中國的國產(chǎn)品牌也有,但是這些呢,也主要集中在名爵、沃爾沃以及沃爾沃旗下的極星等,而國內的自主品牌占有率最高的是比亞迪,在8月份只占有市場的1.7%份額。
當然有人會說了,你像沃爾沃,名爵,雖然說前身是個外國品牌,但是本身呢也被中國收購了,那還是中國的國產(chǎn)汽車品牌。
行,即使算上這些呢,中國的國產(chǎn)品牌占歐洲的市場占有率,整體也只有10%不到,跟汽車咨詢公司Inovev的數(shù)據(jù)不謀而合。
而且歐洲其實已經(jīng)是國內新能源車出口的第一大市場,至于北美日韓,國內的新能源車更沒有什么銷量。
顯然,國產(chǎn)品牌出海賣不動也是咱們軟實力不足的體現(xiàn)。
2
這就出現(xiàn)一個問題,為啥被中國收購的新能源汽車在國外反而混的更好。
比如,名爵MG4 EV在國內市場和歐洲市場的銷量成績卻天差地別。
2022年上市之初還是取得過不錯的成績,但進入2023年以后就開始了斷崖式下滑,前七個月的銷量總共4723輛,不及22年12月銷量的一半。
但神奇的是名爵MG4 EV在歐洲市場大受歡迎,成為中國出海品牌車型銷冠。比如,在英國市場,它在2023 年1- 5月的銷量超過了大眾ID.3、特斯拉Model3 等競爭對手。
在國內混得慘淡,一回到歐洲老家卻能如魚得水。
同樣的中國制造,同樣的技術,同樣的生產(chǎn)線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這車相對國內新能源車溢價率高達68%,但英國人就是寧愿多花一半的錢去買名爵的牌子,也不愿意用更低的價格去購買中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
這就是品牌影響的軟實力作用,名爵作為英國出身的品牌,即使已經(jīng)被國內上汽集團給買了,但很多歐洲人潛意識里其實還是覺得他是一個英國知名品牌。
僅僅是因為這一個牌子,就整整升值出這么多的利潤,而增加的這部分利潤絕大多數(shù)最后進入了在國內進行代工的歐美車企的腰包里。
這些歐美的車企什么也不用投資,只需要提供牌子的使用權,就能把最大的利潤帶走,而咱們車企則需要承擔著最大的成本,干著最累的活,卻只能拿到最低的利潤和承擔著最大的風險。
這就是咱們軟實力不足的表現(xiàn)。
3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為啥中國新能源車能賣那么便宜?
比如,2022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平均成本不到人民幣25萬人民幣,而歐洲市場的新能源汽車的平均成本卻在44萬元人民幣以上。
很多人會要把問題都歸結到中國的補貼。
但這些人卻不知道,或者說不愿意知道,咱們對新能源車的補貼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被動防御戰(zhàn)。
全球很多國家都在瘋狂補貼自己的新能源汽車產(chǎn)業(yè)鏈。
所以,補貼新能源汽車這個事,每個國家都在做。可氣的是,他們一邊是自己瘋狂補貼,一邊是不允許別的國家補貼,這雙標有點太明顯了。
但,雙標就是終點嗎?
顯然不是!他們瘋狂的補貼自己的同時,還在不斷的制裁中國。
2022年3月,拜登政府組建“芯片四方聯(lián)盟”;
2022年8月,美國通過了《芯片與科學法案》;
2022年8月,《通脹削減法案》其中,針對中國的部分,即自2024年起,將全面禁用產(chǎn)自中國的電池組件,自2025年起,全面禁用產(chǎn)自中國的礦物原材料。
2022年,加拿大工業(yè)部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要求三家中國公司剝離其在加拿大關鍵礦產(chǎn)公司的投資;澳大利亞嚴格控制鋰礦外資比例。
2022年10月,美國推出了迄今為止最嚴格的半導體產(chǎn)業(yè)出口禁令。
2023年初,媒體曝光美國、荷蘭、日本三國政府達成秘密協(xié)議,將對中國芯片制造施加新的設備出口管制和限制。
2022年12月,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規(guī)》(又稱歐盟《新電池法》)
歐美國家就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他們不僅要吃掉你的大部分利潤,還想讓你無法生存。
說白了,歐盟不是針對中國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而是不允許國內培養(yǎng)出本土的全球知名品牌!
他們只想讓我們做低端加工,永遠處在整個U型結構的最下游。
目前,中國已經(jīng)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chǎn)國、出口國。有產(chǎn)量有銷量本身就代表了咱們在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產(chǎn)品質量、核心技術方面的硬實力是沒有問題的。
而我們和世界一流車企的差距就在對那個牌子的認知上。
這就是國內車企的困境,更是軟實力的困境。
如何塑造中國品牌的影響力和硬度,如何在歐盟不斷施壓的環(huán)境下脫穎而出,才是國內車企最需要面對的。
咱們不能只埋頭干活,還需要抬頭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