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老板和他的“小公司”——訪南京誠友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 朱傳有
2007-12-03 16:48:00
朱傳有,一個平凡而略帶些陌生的名字,正偏居南京一隅,經營著一家率先研制出全國第一臺橫梁移動式雕刻機的“小公司”。
青春正當時,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機械部首屆科學進步一等獎,受到當時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后由助理工程師直接晉升為高級工程師。
青春不再時,退而不休,重燃激情,獨立創(chuàng)業(yè),公司蒸蒸日上。
已屆花甲之年,罹患癌癥,手術后奇跡般恢復,死神因他而卻步……
這只是朱傳有傳奇經歷中的幾個片斷。
朱傳有其人
很難簡單地用一句話概括朱傳有其人。我們只能選擇用顯微鏡放大他的足跡,試圖呈現一個最為清晰的輪廓。
年輕時的朱有可謂出類拔萃,又紅又專——中專畢業(yè),專業(yè)水平出眾;參過軍,性情粗獷,無所畏懼;共產黨員,被列為培養(yǎng)對象。然而,人生有時候就是這樣充滿著戲劇性,看似前路一片坦途的他卻遭遇了太多的起起落落,經歷頗豐——先后兩次下臺,然而拒絕失敗的他又前后叁次重拾江山。
在創(chuàng)立南京誠友數控設備有限公司之前,他曾在南京的兩家電子企業(yè)和兩家機械企業(yè)做過十年的廠長。更早些時候,朱傳有是南京第二機床廠的一名中層干部,1969年調往南京機床修理廠(后改名為南京高速齒輪箱廠)參與籌建工作,位列南京機床修理廠五人領導小組,屬典型的元老級人物。
最讓他引以為豪、時至今日仍津津樂道的是1987年榮獲國家“六五”科技進步二等獎,并受到當時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的經歷。
時間追溯到1982年,我國航空航天事業(yè)尤其是空間同步通訊衛(wèi)星制造對高轉速齒輪提出更高要求。恰逢我國先后從國外引進了十三套化肥生產設備,該設備所用的壓縮機需要一種每分鐘轉速達一萬多轉(每秒線速152米)的高轉速齒輪,武鋼1700冷軋機上的齒輪箱承重載荷且高速度類,冷軋鋼板要求每秒生產出30米,當時的中國尚不能生產這種齒輪,而從國外進口代價昂貴。對此,國家非常重視,機械工業(yè)部專門立項,組織專門機構進行科技攻關,并將其列為六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朱傳有所在的南京高速齒輪箱廠就參與了這個名為高速重載齒輪基礎技術研究的項目。學熱處理出身、年富力強的他親身參與其中,并擔當重要角色——該項目總計有七個小項,其中兩個小項由朱傳有負責。
經過相關人員的積極配合,聯合攻關下,該項目研制出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三個齒輪箱,齒輪誤差僅有5μ,至此,該項目的攻堅取得了最終勝利。朱傳有也迎來了事業(yè)的一個高峰。
歷史的車輪從來不會停滯,這之后的朱傳有開始了上文所述的十年廠長生涯。
所謂“小公司”
在南京誠友數控設備有限公司成立之前,朱傳有在一家私營企業(yè)做過管理工作,并于1999年組織成功研發(fā)了南京第一臺雕刻機,為該公司贏得了廣闊的市場,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這也成為了該公司迅速發(fā)展的轉折點。后在2000年他又與人合作組建了一家公司,同樣是出任公司管理人員。體制內的摸爬滾打曾帶給了他無限榮耀,體制外的磨練卻為他獨立創(chuàng)業(yè)作了最后的準備。
終于,2003年6月1日,南京誠友數控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稱南京誠友)宣布成立,朱傳有個人控股,并親自出任董事長。公司主要從事數控系統(tǒng)、數控機床的研發(fā)、制造,并與清華大學等重點大學的科研所建立了密切的技術合作關系。公司所有人員中科技人員占80%以上,主要是計算機、機械、電子、數控系統(tǒng)方面的專家。
南京誠友的第一個產品是橫梁移動式龍門銑床,由南京誠友的總工程師自主設計。產品在投放市場后,十分搶手,深得客戶歡迎,可謂一炮打響,但這還僅僅是開始。
持續(xù)的技術創(chuàng)新使南京誠友站在了行業(yè)的最前沿,橫梁移動式雕銑機更是把南京誠友的名字唱響,甚至在業(yè)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該機床在國內尚屬首創(chuàng),工作精度高,工作臺承重可達5噸以上,非常適合大型零件、模具的雕刻和加工。在2003年9月的臺州展覽會上剛一推出就引起了廣泛關注,好評如潮。該機床獨到的結構使其特點獨具。首先,工作臺不動,承重能力很強。曾經有用戶使用該機床加工過重達15噸的工件。同時工作臺固定,設備占地面積小,可以節(jié)省將近一半的空間。其次,在其<